索尼公司前资深副总裁、CTO、锂电产业的创始人
1966年毕业于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应用化学系,之后进入索尼公司,由最初的助理研究员一步一步成为公司的副总裁与材料研究所总裁,参与包括燃料电池、电声换能器以及非水电解质电化电池等多项技术的发展与研究。1991年,西先生带领其团队成功将锂离子二次电池(LIB)推向商业化舞台。1994年,日本电化化学会与美国电化化学会都授予西先生技术成就奖。2014年,西先生获得了由美国工程院颁发的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这是美国面向全球的最高工程奖项,以奖励其在锂离子电池产业化方面做出的工程贡献。
米歇尔作为世界著名锂电池学者、锂电池产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公认的、在锂电领域具有多项原始创新成果的专家。他于1972年在意大利Belgirate举办的“固体快离子运输”会议上首次提出由石墨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嵌入式化合物可应用于固体电极材料,从而拉开了上世纪70年代嵌入式化学材料研究的序幕。1972年在意大利Belgirate举办的“固体快离子运输”会议上首次提出由石墨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嵌入式化合物可应用于固体电极材料,从而拉开了上世纪70年代嵌入式化学材料研究的序幕。1995-2004年,米歇尔担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化学系的教授,期间提出离子液体电解质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并于1999年在美国夏威夷举办的第196届国际电化学大会上提出了碳包覆可解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导电性问题。在2000-2004年期间,担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蒙特利尔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进一步推动了磷酸铁锂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后来米歇尔在法国亚眠固态反应化学实验室担任工作至2012年,现任西班牙CIC Energigune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阿贡实验室高级院士、高级锂电池技术组负责人,负责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卫星、军事和医疗设备的高级材料与电池系统的研究。此外,卡里尔博士还被任命为美国国家研究领事的电池技术相关顾问。卡里尔博士是电动汽车高级锂电池国际会议的创办者和带头人,并且担任会议的主席一职。主要成就包括:
克里斯托弗在电池领域,特别是电池市场调研方面拥有着及其丰富的专业知识;20年前他加入了阿维森纳能源公司,并在日本用了三年时间分析研究电子、移动通讯和日本电池市场;他在电池和电源管理领域获得了丰富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技 术和财务研究的经验。他开发了电池市场分析,为阿维森纳能源公司创造了200家全球客户;他发布了几次年度调查,如:“2013-2025 年可充电电池市场”等;他也是1999年至今法国电池代表大会的创始人和主席;现任阿维森纳能源公司总监。
乔在锂产业拥有24年的工作经验,且亚洲(中国和日本)工作了十一年。在过去的24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的富美实公司工作。在他富美实公司的职业生涯中,曾任某日本合资企业的总裁、外商独资企业富美实公司中国代表处的总裁以及FMC张家 港特种化学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自从他2012年10月离任富美实公司之后,他自己经营一家顾问公司,为日本、中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五大洲上市公司客户提供跟锂有关的顾问和咨询服务。其重点领域在:战略发展、市场分析、营销和销售支持、采购和跨文化培训和谈判。
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营销部门,卢卡均曾担任过高级职务,并在集资、合资、战略联 盟、兼并和收购事务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首席执行官经验。2007年他成立了美国资源开发企业Simbol Materials公司,全球唯一一家包括原料在内,可通过一整套工序制造及供应高纯度碳酸锂的企业。从2007年到2013年他担任了Simbol Materials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位。作为董事长,卢卡现在把它的专业知识共享于美国NuMatTechnologies, Inc.公司和美国 DryLet Technologies, Inc.公司。与此同时,他在东南欧从事收购交易。 重点收购资产包含当地的制造业公司(电池,化工,食品加工等。)Luka掌握两种语言,持有休斯敦,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南德克萨斯法 学院的法学硕士和加拿大多伦多圭尔夫大学的商业学士学位。
著名发明家高原博士在整个锂电产业链,从盐湖提锂到电池,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他的发明之一,钛镁正极技术使高电压锂电成为可能,并应用于现今绝大多数像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一类的电子产品。高博士今年5月刚刚回国加入北大先行, 担任副董事长及首席技术官。在这之前他曾担任美国Molycorp公司副总裁,美国FMC公司全球市场总监,研发经理等职务。
高博士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沃尔顿商学院接受高层管理教育。
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先生,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学士;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硕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化工高级工程师;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学术委员;亚洲固态离子学会理事;200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华南锂电论坛“2008年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东莞市市长奖(技术领军人物)。 福建省政协委员;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创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储能事业14年余,长期主导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与市场运营工作。
郑刚先生,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州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大学MBA硕士研究生学位,曾历任北汽福田公司总经理办主任,北汽福田公司公共关系总监、公关传播部经理兼任宣传部 部长,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事务及公共关系总监兼办公室主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行政事务与品牌总监兼办公室主任、品牌公关部部长。
陈全世先生是清华大学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电动汽车分会主任。研究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承担了国 家“八五”、“九五”电动汽车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十一五”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研究 开发课题。电动汽车研究项目获201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专著《先进电动汽车技术》获2010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邢炜女士,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先后任职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技术引进司、外经贸部技术进出口局,外经贸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出口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国务院国有企 业监事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为中国技术引进以及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国电子商务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 员,国务院国际贸易仲裁员,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13年荣获“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特别荣誉奖”、“中国改革35年35位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克里斯托弗 在电池领域,特别是电池市场调研方面拥有着及其丰富的专业知识;20 年前他加入了阿维森纳能源公司,并在日本用了三年时间分析研究电子、移动通讯和日本电池市场;他在电池和电源管理领域获得了丰富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技 术和财务研究的经验。他开发了电池市场分析,为阿维森纳能源公司创造了200 家全球客户;他发布了几次年度调查,如:“2013-2025 年可充电电池市场”等;他也是1999 年至今法国电池代表大会的创始人和主席;现任阿维森纳能源公司总监。
美国Celgard公司首席技术官; 控股Polypore公司科技学术委员会主席; 陶瓷涂敷隔膜的发明人 (US 6,432,586); 世界IEEE电源组电池组主席(P1625); 荣誉―”张正铭奖学金”-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世界锂电高峰论坛(www.LBIS.net)主席; UL专家组成员; 联合国特邀(STAR)教授; Univ. of SC工业顾问委员会委员; 厦门大学荣誉教授; 清华大学荣誉教授; 高级顾问 --多个世界顶级锂电生产公司.
他是电池,材料及分离膜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 50多次主办和主持国际会议; 50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 100多次在顶级公司,研究机构和著名大学做特邀锂电池综述; 50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 在材料学, 电池和分离膜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专利: 包括第一篇陶瓷涂敷隔膜专利(US 6,432, 586,2000年),广泛引用的论文(Chem. Reviews, 2004年; 锂电池安全性研究2004-2013年), 2013 世界百科全书中的"锂离子电池" 和"电池隔膜"章节. 合作编写了电池方面的专著一本. 主持编写了世界锂电池标准(IEEE P1625).
乔在锂产业拥有24年的工作经验,且亚洲(中国和日本)工作了十一年。在过去的24年里,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的富美实公司工作。在他富美实公司的职业生涯中,曾任某日本合资企业的总裁、外商独资企业富美实公司中国代表处的总裁以及FMC张家 港特种化学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自从他2012年10月离任富美实公司之后,他自己经营一家顾问公司,为日本、中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五大洲上市公 司客户提供跟锂有关的顾问和咨询服务。其重点领域在:战略发展、市场分析、营销和销售支持、采购和跨文化培训和谈判。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并考取国家公费出国研究生赴法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该校授予的国家理学博士学位。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于1987年回国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孙世刚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电化学、电化学催化、光谱电化学、有机电化学和能源电化学。担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物理化学学报》和《电化学》编委、《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等学术职务。